随着天气转凉,越来越多的电动车用户选择为爱车装上“防寒神器”挡风被,能够有效抵御刺骨寒风。然而,出于安全考量,不少地方都禁止使用挡风被,譬如:
广州地区对加装雨棚、挡风被等违法改装行为,会处以罚款50元,并责令恢复原状,若15天内未恢复原状,则作车辆扣留处理;深圳突击检查加装雨棚、挡风被等改装行为,对于一些威胁行人安全的行为最高可处500元罚款。
与之相反,一些地区选择采用更人性化的管理举措,这些措施不仅考虑到了骑行者的需求,还得到了官方的支持,明确表态不会处罚。
01
官方报道:挡风被,冬日“暖暖神器”
11月4日,呼和浩特市政府官网发布报道,将挡风被称为“暖暖神器”。
![]() |
报道中提到,为解决冬季骑行时的寒冷问题,一家运营公司为旗下共享电单车安装了挡风披,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。
这篇报道也侧面反映了当地政府对挡风被的认可与支持,更体现了其对民众骑行需求的关注和关怀。
02
专家观点:建议因地制宜
近日,清华大学的李稻葵教授也站出来为电动车用户发声。
面对一些地区对挡风被的禁用政策,李稻葵教授指出,在北方寒冷的冬季骑行电动车是一项挑战。
因此他建议因地制宜,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,制定相应的挡风被使用标准,让挡风被成为北方骑行者的“小棉袄”。
03
政策:不予处罚 以管代禁
目前,一些地区已经明确表示,对安装挡风被的行为将不予处罚。
![]() |
还有些地区虽然没有明确放开挡风被的使用,但采取了“以管代罚”的柔性,以教育为主、暂不处罚,体现了政策的温度。
总 结
总而言之,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,允许电动车车主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使用挡风被。
本台也希望更多地方能够模仿呼和浩特、合肥等地的做法,考虑到冬季骑行的实际需求,在保障电动车用户的温暖骑行的同时,确保骑行的安全。